欢迎访问深圳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全球展讯
全球展讯
双降袭来,会展业如何破局谋生
时间:2025-07-10   访问量:1007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的“五统一、一开放”的系统框架表述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其中,明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这一政策转向已在多个行业掀起实质性行动。新能源汽车、光伏行业等头部企业宣布7月起集体减产30%;钢铁、水泥等行业加速淘汰低效产能。甚至连猪肉行业的存栏量也直降100万头,将至4000万以下。这次国家明确表示,将发挥质量标准支撑作用,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兼并重组,加快治理产业低价竞争。

在降产、限能、反内卷的大背景下,或将给会展业带来新的冲击。一方面,产能缩减往往伴随价格上涨,这会直接推高会展领域搭建商、服务商的材料成本,其可选择的合作空间与资源范围也会随之收窄;另一方面,产能下行趋势下,市场对办展的实际需求也可能出现阶段性下滑,双重因素将共同加剧会展业的经营压力。

当光伏、机械等传统制造业压缩产能,企业参展预算成为首批“瘦身”对象。浙江正润机械有限公司的经历颇具代表性——该公司将参展计划从每年近10个展会缩减至3个核心展会,只保留最具价值的展示平台。这种策略已成为制造企业的普遍选择。

产能缩减直接影响企业利润,进而影响参展意愿。这其中,光伏与汽车行业均为会展市场的大客户。这些原本是展会主力军的行业,在降产、限能的大环境下参展意愿与预算首当其冲被压缩。

在深圳会展中心,一个鲜明的信号已经显现:第十届中国国际机械、模具、塑胶工业展览会展出面积较去年缩水30%以上。组委会负责人坦言:“高科技含量、精密制造、高端环保的行业才是未来展览的主流。” 这不仅是单个展会的困境,更是整个行业在去产能背景下的真实写照。

面对“双降”压力,会展业并非只能坐以待毙,而是可以积极寻求应对之策。一方面,会展业应积极转型,聚焦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会展业可以紧跟这一趋势,举办相关主题的展会,为新兴产业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要提升展会的品质和专业性。在参展企业数量减少的情况下,通过提升展会的服务水平、增加专业论坛和研讨会等活动,提高展会的吸引力和价值,让参展商和观众能够在展会上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

去产能政策虽然给会展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蕴含着新的机遇。会展业应积极顺应政策导向,加快自身的转型升级,以创新和品质为核心,在变革的浪潮中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限制产能、降低产量,从国内视角看,本质上是一种反内卷的举措。而从宏观的全球化视角分析,国家出台这类政策,还与当前的全球经贸环境密切相关——美国正通过关税手段维护自身在自由贸易中的利益,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此举既是针对国内市场的调整,也是应对国际风险的策略。

当前,我国部分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存在明显的内卷现象,突出表现为通过压低价格争夺市场,这直接导致了产能价值的流失。这种国内价格下行的趋势,会使得西方资本在采购我国产品和服务时成本降低,相当于我们的产出被以贬值的方式收购,这无疑会严重侵蚀我国服务贸易的利润空间,造成实质性利益损失。因此,从国际维度看,通过反内卷稳定价格、提升产能价值,正是我国重塑在服务贸易领域价值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

来源:中国会展


深圳市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

联系电话:0755-82880185 、82880186

邮编:518000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圳会展中心

技术支持:TIANRUI

技术电话:400-806-5336

Copyright 2023 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212915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