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全球展讯
全球展讯
2025年上半年会展业稳中有进,各地创新举措推动行业发展
时间:2025-07-22   访问量:1002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44.jpg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多地会展业交出亮眼成绩单,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创新发展态势。各地通过政策引导、营商环境优化和模式创新,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从已发布的数据来看,多地在展会规模、经济效益和产业协同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彰显出行业的蓬勃活力与潜力。例如,上海1-5月,举办各类展览活动252场,总面积696.35万平方米,其中,94场国际展表现尤为亮眼;广州上半年举办经贸类展览155场,展览面积达630万平方米,参展参观人次累计752万,均创历史新高。
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上半年的优异表现,也为下半年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下半年,随着更多创新举措的实施和市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预计会展业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47.png







       上海:“国际展占比”关键指标逆势上扬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47.png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50.png
第五届TOPS它博会现场图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显著放缓的当下,作为国际知名的会展之都,上海“国际展占比”的关键指标逆势上扬,揭示上海会展经济的结构逐步迈向更高端形态。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载体,上海会展业已成为配置全球资源、驱动产业创新的战略平台。
来自上海市商务委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上海会展业展现强劲动能:上海举办各类展览活动252场,总面积696.35万平方米。其中,94场国际展表现尤为亮眼,办展面积589.86万平方米,占上海办展总面积的84.71%。与去年全年国际展81.62%的占比相比,这一数据彰显上海会展国际化浓度进一步提升。
上海会展经济通过各类会议、展览活动汇聚大量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展会票根成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引流器”。消费类展会如进博会汽车展区、上海车展、上海时装周等“即秀即卖”模式,吸引众多消费者。例如,第五届TOPS它博会规模首破10万平方米,专业观众日人数同比增长23%,公众开放日增幅达42%。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47.png







   广州:通过多维度创新举措推动展会品质升级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47.png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52.jpg

广州家博会现场图

今年以来,广州会展业持续扩容提质,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激活会展平台资源,既全力助力外贸企业抢订单,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又以“以展促招、以展促贸、以展促消、以展促产”的联动效应,精准服务广州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1-6月,广州市各主要专业展览场馆,举办经贸类展览155场,展览面积630万平方米,参展参观人次累计752万,均创历史新高。同时,行业领先的展会集群持续领跑。广交会、广州家博会、广州建博会、照明展、国际台球及配套设施展、化妆品原料展等全球行业领先展会持续扩大国内国际影响力。此外,持续攀升的会展人气折射出行业的蓬勃活力,人流、商流、信息流在广州加速汇聚,彰显产业链上下游对市场机遇的积极回应。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47.png







 深圳:展产融合硬核科技放异彩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47.png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53.jpg

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2025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

第十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现场图

深圳作为我国会展业高地,在一系列政策的引领下,深圳市会展业蓬勃发展,展现出强劲活力与巨大潜力,2025年上半年已举办超200场次展会活动,并组织了大批企业参与国内外重要展会,凸显深圳作为国际会展中心的综合实力,预计全年展会活动数量将超过400场。

梳理今年的深圳各大展会,机器人、AI成为关键词。从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处处可见AI在不同领域的赋能和应用,到文博会首设人工智能展区,再到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世界无人机大会、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等,AI终端、无人机、智能驾驶等硬核技术大放异彩。今年6月23日,国际会议中心协会(AIPC)2025年全球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也是AIPC成立67年来首次在中国内地举办全球大会。近年来,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城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包括修订《深圳市商务局〈关于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修订)》等。商务部:用好重要展会,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英富曼集团与迪拜成立合资企业;深圳上半年办展超200场;海南出台会展业财政奖励细则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47.png







         香港:会展与赛事活动齐发力 旅游业稳步复苏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47.png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55.jpg

第39届香港国际旅游展现场图

香港上半年会展与演艺赛事活动齐发力,有效助推旅游业复苏。目前香港旅游发展局已积极促成75个国际会议活动在2025至2027年间于香港举办,预计将吸引超过18万人会展旅客。同时,启德体育园自3月启用后,主场馆和体艺馆已密集举办15场大型演唱会,累计吸引约59万人次入场,其中半数以上来自内地和海外,显著推动“盛事经济”发展。

在会展与盛事的共同拉动下,香港旅游业表现亮眼。旅发局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5月,访港旅客已超过2000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2%。特区政府正积极落实《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强化香港旅游业优势,优化硬件设施,并引导业界抓住机遇、营造氛围,努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47.png







                 青岛会展:消费拉动效应显著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47.png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56.jpg

青岛国际车展现场图

上半年,青岛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198场,展览总面积达280.1万平方米,累计吸引观众265万人次,拉动消费高达165亿元,城市会展经济表现活跃。

青岛会展经济发展围绕“会展+”概念展开,将展会与重点产业、商旅文体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立体式会展空间,例如在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配套推出“峰会消费周”活动,通过各类消费补贴浓厚城市消费氛围,发挥会展业消费拉动作用。

政策方面,近年来,青岛市持续优化会展业政策环境,制定出台了新的行业扶持政策,并被纳入《青岛市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方案》,将市场化展会起补标准从2万平方米降至1万平方米,单个展会奖补上限由150万元提高至200万元,淡季办展支持标准上浮10%,并实现了“当季申请、隔季兑现”的高效兑现机制。同时还建立了“会展主管部门+产业主管部门+会展协会++会展服务公司”五位一体的招展引会模式,不断优化、完善会展营商环境。青岛上半年198场会展活动,消费拉动显著,会展政策持续优化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47.png







         银川:区域协同,推动“会展+优势产业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47.png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57.png

中阿博览会现场图

银川会展业上半年交出亮眼答卷,全市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81场,同比增长30.65%,展览总面积达35.73万平方米,较上年大幅提升了84.11%,累计吸引124.30万人次参会参展,同比增长24.58%,实现直接产值22.91亿元,同比增长15.93%

银川立足城市功能定位,加速构建“一核引领、双翼驱动、全域联动”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通过各区县差异化定位,推动“会展+优势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推动会展设施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大型展会活动服务保障能力。深化“会展+”融合,整合多方资源打造“会展+”消费新场景,举办产业类和消费类活动,如发放200万元葡萄酒消费券直接拉动销售约550万元,“浪宁夏·畅饮一夏”美食美酒市集带动夜间消费增长30%等,凸显会展行业经济拉动力。此外,上半年银川市拨付自治区会展专项资金92万元,支持企业加入IAEE等国际组织、举办品牌会展活动。同时打造银川会展博览数字服务平台,为行业主体培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蓄力。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47.png







          义乌:专业类展规模突破,引领县级市会展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47.png
微信图片_20250722115059.jpg

第21届全国仿真植物花卉交易会(仿真花展)现场图

2025年上半年,义乌会展业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各项指标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共举办经贸性展览 32个,较上年增长 33.33%;展览总面积达 68.3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 39.5%;参展商总数达 15417家,同比增长 44.6%;累计吸引境内外专业采购商 101.06万人,同比增长 29.8%。其中,2月举办的第21届全国仿真植物花卉交易会(仿真花展)吸引了全国 1700家企业 参展,展览总面积达 9万平方米,规模跃居全国同类型展会第一。

《2024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显示,义乌会展综合实力连续 10年 位列全国县级市首位。义乌高度重视会展行业发展,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举办展会“一类事”改革,依托“浙里探馆”平台将审批备案流程压缩至线上快速办理。同时,坚持展贸联动发展,成功培育 28个 与市场关联紧密的细分行业专业展会(如厨卫展、饰品展),形成了“以贸兴展、以展促贸”的紧密互动,会展行业“乘数效应”显著,有力拉动了住宿、餐饮等周边消费发展。

来源:会展经济plus

上一篇:参展商满意度达95%!

下一篇:没有了!


深圳市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

联系电话:0755-82880185 、82880186

邮编:518000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圳会展中心

技术支持:TIANRUI

技术电话:400-806-5336

Copyright 2023 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212915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