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群众比赛门球项目决赛
(以下简称“十五运会门球比赛”)
在位于龙岗的深圳大运中心体育场
正式开赛
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及港澳地区的
28支队伍、459名运动员集结赛场
为这场国家级赛事拉开精彩序幕
老少同场共展风采
8月22日9时,开幕式准时举行。
沉浸式入场视频搭配激昂音乐,28支队伍依次登场,瞬间拉满竞技期待。随后,龙岗本土演出团队献上传统舞龙表演,金龙翻腾间既传递着岭南大地的祥瑞祈愿,更象征着门球健儿精准布局、从容进退的竞技品格。非遗民俗与体育赛事的碰撞,让现场氛围兼具文化厚度与竞技热意。而机器狗“护送”开赛用球的环节更将气氛推向高潮,科技感与传统赛事的巧妙融合,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作为首次纳入全运会群众比赛序列的项目,本次门球赛事也是龙岗区承办的国内最高级别门球赛事。赛事设混合五人制(分A/B/C三组)、团体赛、男/女双人赛6个组别,将产生6枚金牌。
参赛阵容中,香港队37人、澳门队17人,广东队32人(含8名深圳队员),充分体现了赛事的广泛参与度与凝聚力。赛事将持续至8月27日。
广东队本次派出的32名运动员中,有8人来自深圳本地。68岁的广东队教练兼队员刘宗宗从事门球运动已有43年,他难掩激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运会,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广东门球群众基础扎实,这次主场作战,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门球运动不仅深受中老年人喜爱,也逐渐走进年轻群体。江苏队13岁运动员秦愈承自幼受家庭影响接触门球,如今已是中国青少年冠军,更在亚洲赛场斩获佳绩。他眼中的门球充满吸引力:“这项运动实力差距不大,经常会出现绝地反超,比赛过程永远充满悬念。”
科技人文双保障
赛场内外皆暖心
十五运会门球比赛是龙岗分赛区承接的6项赛事之一。除7月已完成的残特奥会自行车赛外,10月-12月还将陆续举办十五运会足球、篮球、游泳及残特奥会游泳项目。
为保障赛事顺利举办,龙岗以“一流场馆、一流团队、一流保障”为标准扎实推进筹备工作:改造升级场馆物联管控平台与沉浸式声场,配置实时高阶直播3D屏,实现5G/WiFi全覆盖;应用巡查无人机、智能安检系统等科技产品提升安全系数,同时实现场馆100%绿电保供,用科技为赛事保驾护航。
针对门球比赛中老年选手较多的特点,医疗保障工作重点部署。在深圳市卫健委指导下,龙岗区卫健局统筹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组建了57人医疗保障队,在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内设置2个固定医疗站与5个移动医疗点,构建起“两站五点”的立体医疗保障网络。
食宿交通等后勤保障同样细致周到。中海凯骊酒店入口处设有专用安检通道,各类指引标识清晰醒目;酒店开辟运动员专用通道与独立餐厅,确保安静安全的环境;部分房间可直接眺望深圳大运中心体育场,让运动员备赛之余也能感受赛事氛围;酒店还安排接驳车辆,5分钟即可直达赛场。
赛事综合保障处联络员何秉城介绍,针对高温、台风等突发情况的应对预案也已就绪,目前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均已精准落实,全力为赛事平稳有序进行筑牢防线。
赛场之外,全民共享赛事激情的氛围同样浓厚。赛事期间,深圳大运中心广场举办门球嘉年华活动,通过门球入门教学、动感单车体验等项目推动运动普及;设置的第二观赛区则通过大屏实时转播赛事精彩瞬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门球运动的策略魅力与竞技激情,让体育精神真正融入基层生活。
以赛事为纽带,深圳更激活了全城活力。策划“重回大运”主题系列活动,下半年将举办AI视觉创意大赛、机器人格斗大赛等特色活动,推出机器人剧场、街区等互动场景;联动商圈、景区、酒店推出“票根经济”优惠,凭当日比赛票根可享赠礼、满减等福利,以赛事流量带动消费增量。同时,超30项社区运动会、篮球嘉年华等全民健身活动同步开展,让“一场赛事激活一座城的运动基因”成为现实。













来源:深圳龙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