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会展洞察
会展洞察
流量腰斩、成本飙升、客户观望:四位会展操盘手“拆弹”实录
时间:2025-07-18   访问量:1003


会展

快讯

NEWS

微信图片_20250718115916.jpg

          从上半年业绩

          看下半年表现



文章速览

NEWS CONTENTS

PART 01  

2025年上半年会展企业发展

    PART 02

 您认同“没有疫情,胜似疫情”吗?

PART 03    您如何看待2025年下半年会展行情?


有一天,主编在和一位业界精英聊天时,某总经理脱口说出一个观点:当下的会展业发展形势,“没有疫情,胜似疫情”。对这个观点,主编听到后多少有些诧异,毕竟疫情已远去2.5年,会展业难道还不如以往疫情时的状态?之后,主编一直在思考该说法的合理性,并拥有了深究原因的兴趣。于是,顺势而为,第一时间对接国内会展业四位企业高层,但愿让业界能耳闻更多真实的最新信息与重要思维。


访谈嘉宾

(按拼音排序)


柏   艳(北京博乾国际会展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


蔡在川(厦门远本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   明(山东雷奥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云国新(杭州泛亚展览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


PART .01

2025年上半年

会展企业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718115918.jpg

王   明

(山东雷奥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明:整体来看,雷奥国际会展受全国会展业“预算平均收缩、跨区域场地及第三方成本上涨”态势影响较小,运营情况呈“国内稳规模,海外启新局”的特点。现阶段,我们也正在为下半年各类会展项目奠定基础和积极筹备。


微信图片_20250718115919.png

柏   艳

(北京博乾国际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董事长)


柏艳:截止到6月底,博乾国际会展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承办、自办会展活动22场,同比2024年,无论在数量与收入方面都有所增长。


微信图片_20250718115920.jpg

云国新

(杭州泛亚展览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


云国新:泛亚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20%左右,整体业务有所下降,完成的项目总数量、利润率与往年来说相差不大,主要体现在客单价下降,导致营收下降。


蔡在川:远本会展是一家DMC公司,业务聚焦于MICE领域,主要分活动搭建、会务接待、会奖旅游三个板块。目前公司规模不算大,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务相较往年略有增长,新增客户也略有增长。

微信图片_20250718115921.jpg

蔡在川

(厦门远本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PART .02

您认同“没有疫情,

胜似疫情”吗?

微信图片_20250718115921.png

蔡在川:我认同“没有疫情,胜似疫情”这个观点,这就是今年大环境,而且这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业界人需认识其严重性,也要正确对待大环境并找出办法。福建自古资源匮乏,但福建人一直秉持“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敢拼会赢的精神,利用好每一次危机,创出自己一条条新路。


对大环境我不想花太多精力讨论,也不想去渲染悲观情绪,我们更重视实际营运。广积粮,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作为民营企业,我们一直很关注现金流。疫情期间包括现在,我们尽量不碰账期超长企业和项目,保证现金消耗。另外就是利用好银行贷款,疫情以来,各银行都有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政策,如果公司平时注重纳税,都可拿到较便宜的贷款。打仗打的是后勤,有现金才敢往前冲。


高筑墙,练好基本功。我们是福建地接,每年固定有3次福建资源集中考察,这活动名为《DMC资源优化行动》,实地考察酒店、特色场地、非遗文化、AV设备、伴手礼等,把福建本地资源不厌其烦地持续优化,并把这些资源整理分享给上家。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会利用闲暇组织内部培训,同事就多个领域跟大家做分享。另外,我们外请师资,有闽南文化的学者、高级导游、AV设备老师及礼仪老师。高筑墙还有一招来得更快,那就是招揽从北京上海回来福建的同行,疫情后有些同行由于各种原因回到福建,带来北上广先进经验,我们在服务中可做到无缝衔接。


多交友,交好友。业务淡时,就到北上广去跑call,去见见老朋友,认识新朋友。疫情期间,我们业务没有增长,但是客户逐年增长。“来福建,找远本”每次在展会上遇到老朋友,当他们说出这句slogan时,心里感到莫大欣慰,这句话已印入他们脑海,这几年付出有成效。


微信图片_20250718115922.png


柏艳:尽管业务增长,我们也并不那么乐观。“没有疫情,胜似疫情”,真实反映了当下会展业面临类似疫情时期的生存压力与挑战。具体体现在:

一、需求端恢复乏力。部分行业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企业缩减营销预算,参展意愿和投入下降,导致展会规模收缩、订单减少。同时,观众对线下活动的参与热情尚未完全回归,流量不足加剧会展项目经营难度。


二、成本压力持续高涨。场地租赁、搭建物料、人力等成本因通胀或资源紧张呈上涨趋势,而展会报价受市场竞争限制未同步提升,挤压了利润空间。


三、市场竞争加剧。疫情中活下来的企业及新进入者共同争夺有限市场,同质化活动竞争白热化。部分企业为维持生存采取低价,引发行业内卷,整体盈利能力下降。


四、政府财政紧张。一方面,各级政府颁发了系列关于严控会议、培训等一般性支出的文件,政府、事业单位及社团会议数量减少、预算大幅度下降,服务企业深受影响。另一方面,财政紧张导致部分城市会展奖励政策下调,不利于中小企业及初创会展项目成长。


五、不确定性尚存。尽管无疫情管控,但经济波动、政策调整、突发公共事件等因素仍可能导致展会具有明显不确定性,企业需持续应对“计划赶不上变化”等风险,经营策略难以稳定落地。


微信图片_20250718115923.png


云国新:目前,受制于经济形势,各行业呈现不同程度的经营状态下滑,消费欲望下降。疫情期间,疫情防疫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频次下降,导致业绩下滑甚至业务停摆,但是目前整体的客户消费欲望还是保持在疫情之前的旺盛阶段,所以尽管结果类似,但原因有别


不管是整体经济环境不好,还是疫情导致业务停摆,从长远来说这些都是短暂的。泛亚展览已走过23年,经历了2003年非典和2020年新冠,经历了好几轮经济形势的起伏,心态较稳定


不管是疫情还是全球性经济危机都不会导致会展业消失。经济形势和各行业的起起落落一般都呈波浪型往前推进。坚信过不了几年,会展业又会迎来新一轮蓬勃发展。有些抗风险能力不强的公司和一些资源强大、经营思维活跃的个人会在每个关键节点开辟另外的风口赛道


微信图片_20250718115924.jpg


王明:针对“没有疫情,胜似疫情”这一观点,我认为要从多角度辩证看待,当前虽无疫情,但会展业仍面临多维度挑战。


从全国市场看,企业营销逻辑逐渐转向“精准投入”,据观察,中小科技、制造企业对大型综合展的参与度至少下降约20%,他们更倾向细分领域的垂直展会,山东作为工业大省,参展保守性与全国趋势一致,且随着新的八项规定,政府部门“过紧日子”政策延续,会议服务预算一再压缩,中小型论坛及活动订单量较疫情前有所下降。不过这只是短期调整,全国都在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崛起,这会催生出新的展示交流需求,长期看国内会展行业基本面依然扎实


从全球市场看,复盘近两年海外会展服务经验,国际市场对中国品牌认知度还需提升,跨境物流时效波动问题也需找寻更好的解决方案。对我们而言,文化差异和跨境运营的各种细节还需持续磨合精进。但我们相信,“中国制造”的出海加速,将会让海外会展服务的需求缺口越来越显著,长期增长动力明确,业务拓展趋势向好



PART .03

您如何看待

下半年会展行情?

柏艳:此时,会展行业虽无疫情时期的刚性限制,却因多重间接因素陷入类似的生存困境,凸显行业复苏进程中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企业想要突破现状,就务必要增加多元化业务,增加业务种类,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业务领域,使会展举办从 “唯一业务” 变成 “之一业务”,分散运营风险,提升生存能力。

微信图片_20250718115925.jpg


云国新:党的20大报告提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既然2035年我们都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想会展业也不至于差不到哪里去。


我觉得未来值得期待,保持乐观。会展业总体来说轻资产,有些会展企业会面临一些眼前困难,会展乙方公司可向上向下拓展自身生态位,或者说开源节流,而甲方公司可借这个机会开发一些新的资源与项目,淘汰过时项目。目前的困难,我觉得绝大多数企业都能轻松度过。


微信图片_20250718115926.jpg


王明:对下半年我仍持谨慎乐观态度,一方面我们计划聚焦会议服务的“精细化”和会展服务的“专业化”,争取更多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的合作,借助政策支持、服务提升来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将继续通过品牌建设服务为客户提供“展会+营销”打包服务方案,提升业务协同价值


另一方面,我们正积极筹备与全国各场馆的业务合作,深度挖掘会展业务,提升自身在会展业内的竞争力与优质会展项目集聚效应。会展业的本质是连接,只要市场有需求,行业便有生命力,现在只是缓慢调整期,相信今后我们的机会将更多。


蔡在川:不管是疫情还是经济结构调整,这样的环境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没办法去改变大环境,只能做好自身,争取能有效利用每一次危机优化自己,武装自己,胜利最终是属于我们的。


微信图片_20250718115927.png


主编声音

疫情虽去,会展业复苏之路仍荆棘丛生,并非一帆风顺。长期冲击下,企业元气大伤,市场萎缩,客户流失,成本上涨,竞争加剧,新兴技术冲击不断。从业者头顶多层阴霾,面临重重挑战,企业值得高度重视。


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复苏并非简单回归常态,而是要在新环境中重新定位、深度布局。从客户需求到技术创新,从政策支持到行业革新,每个环节都需深挖潜力。唯有如此,企业高层才能在迷惑处真正破局,继续为会展业开辟新道路,迎来全新曙光。与其只是概叹于“没有疫情,胜似疫情”,还不如主动出击,寻求更多的机会与空间,为自身企业与员工找到更好的未来。


来源:明说生态会展


深圳市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

联系电话:0755-82880185 、82880186

邮编:518000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圳会展中心

技术支持:TIANRUI

技术电话:400-806-5336

Copyright 2023 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212915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