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会展洞察
会展洞察
活动营销人必读:AI应用监管避坑指南
时间:2025-09-02   访问量:1003


随着AI技术的普及,节庆活动、品牌推广、产品发布会、各类赛事等活动中,AI已经成为提升效率和创意的得力助手。但你可知道,不合规的AI应用可能让你精心策划的活动功亏一篑,甚至给活动主办方带来法律风险!🚨

近几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先后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和《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今天,我们聊聊这些规定对我们日常工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活动中避开AI监管"地雷"。
微信图片_2025-09-02_151106_514.png

活动中的AI"三条底线",踩线活动可能被叫停

⚠️底线一:AI生成内容的红线区域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了AI不能生成的内容类型,包括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民族歧视、暴力色情等内容。

假设踩坑场景:节庆活动

💡某品牌在春节活动中,使用AI生成了带有地域歧视内容的互动游戏台词和场景设计,结果活动现场被投诉,不仅活动被迫中断,品牌还遭遇了公关危机和处罚。在重大节庆活动中,任何带有歧视性质的内容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即使是AI"无意"生成的也不例外!

⚠️底线二:素材版权必须合法


训练数据要合法来源,不能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这意味着你用于AI生成的参考素材、训练资料都需要确保版权合法。

假设踩坑场景:品牌推广活动

💡某公司在商场举办品牌快闪店活动,使用AI生成了与某知名IP相似的装饰元素和互动道具。活动刚开始就收到了IP方的律师函,不仅活动被紧急叫停,还面临高额赔偿。在活动中,品牌形象更加直观可见,侵权问题一旦发生,处理起来更加棘手,可能导致现场混乱和品牌形象受损!


⚠️底线三:AI生成内容必须标识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从2025年9月1日起,AI生成的内容必须加标识,无论是文案、图片、音频还是视频。

假设踩坑场景:产品发布会

💡某科技公司在新品发布会上,使用了AI生成的产品展示视频和虚拟代言人,但没有任何AI生成标识。媒体报道后,被指责"技术造假",不仅影响了产品可信度,还因违反标识规定面临处罚。对于产品发布会这类高关注度活动,AI内容的透明度尤为重要,关系到品牌诚信和产品认可度!


微信图片_2025-09-02_151108_768.png

活动营销人的AI应用避坑指南


💡避坑技巧一:活动中的AI标识创意化


根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AI生成内容需要做"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两种标记。在活动中,这些标识如何巧妙融入而不影响体验?

实操建议:

1. 赛事活动:在使用AI生成的选手介绍、赛事回顾视频中,可将"AI辅助创作"标识设计成赛事LOGO的一部分,或作为特殊的"科技赛事"标签;

2. 产品发布会:将AI标识融入发布会舞台设计元素,例如在LED屏幕底部设计一个与品牌调性一致的"AI技术支持"动态标识;

3. 互动装置:在商场快闪店、展会互动装置旁设置创意提示牌,如"与AI共创的艺术空间",既是体验说明又满足了标识要求;

4. 节庆活动:在春节、元宵等节庆活动中,可将AI标识设计成传统元素样式,如"AI福字"、"AI灯笼",成为活动的创意亮点。

微信图片_2025-09-02_151109_626.png


💡避坑技巧二:活动全流程AI合规审核


活动涉及多个环节,AI应用贯穿始终,如何确保全流程合规?


实操建议:

建立"活动AI应用检查清单",覆盖活动全流程:

1. 前期宣传物料:海报、邀请函、预热H5等是否有AI生成内容?是否已添加标识?

2. 现场布置元素:展板、装饰、互动装置中的AI生成内容是否标识清晰?

3. 活动流程环节:开场视频、背景音乐、虚拟主持人等是否标记AI生成?

4. 互动体验环节:AI合成照片、AI互动游戏等是否在体验中明确告知用户?

5. 后期传播内容:活动回顾、精彩集锦中的AI生成内容是否标识?

对于大型活动,建议邀请法务人员参与彩排,提前排查风险点,避免活动现场出现问题。



💡避坑技巧三:活动中的"AI透明化"策略


与其被动应对AI监管要求,不如主动将AI应用透明化,转危为机!


实操建议:

1. 产品发布会:主动展示"AI与人类协作"的创作过程,让AI成为品牌科技实力的体现,而非隐藏的工具;

2. 体育赛事:设置"AI科技馆"展示区,展示AI如何辅助赛事数据分析、精彩回放剪辑等,成为赛事亮点;

3. 品牌快闪店:设计"人机协作"互动环节,让消费者参与AI创作过程,既满足标识要求,又增加互动趣味性;

4. 文化节庆活动:策划"传统文化遇见AI"主题环节,展示AI如何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让AI标识成为文化创新的象征。


微信图片_2025-09-02_151110_537.png

活动营销人最关心的AI监管问答


Q1:我们在商场做快闪活动,现场使用AI实时生成个性化海报给消费者,需要在每张海报上都加AI标识吗?

答:是的,需要!✔

根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在图片的适当位置需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建议将标识设计成活动专属 "印章" 或 "徽标" 的形式,融入海报设计中,既满足合规要求,又成为品牌记忆点。同时,在互动装置旁也应设置明显提示,告知消费者内容由AI生成。这样的透明度反而会增加消费者对活动的信任!👍


Q2:我们在产品发布会上使用AI生成的虚拟代言人,如何合规?

答:虚拟代言人是高风险区域,需要特别注意!⚠️根据规定,应当在虚拟人物首次出现时添加"AI虚拟形象"的标识,并在持续出现过程中适当位置添加提示。

🔎具体建议:

(1)在发布会开始前的片头视频中明确介绍 "今天将由AI虚拟代言人XX为大家带来产品介绍" ;

(2)在虚拟代言人出场时,舞台屏幕下方设置 "AI虚拟形象" 的标识条;

(3)在会后的新闻稿和视频中也需明确标注。特别提醒,如果虚拟代言人形象与真实明星相似,更需谨慎处理,避免肖像权纠纷!


Q3:我们举办的音乐节使用AI生成了部分背景音乐和视觉效果,如何在现场环境中进行标识?

答:音乐节这类沉浸式活动确实面临特殊挑战!

🔎建议多层次标识:

(1)在活动门票和手环上印制"部分内容由AI创作"的创意提示;

(2)在LED大屏幕的片头和片尾显示AI创作声明;

(3)在使用AI音乐的环节前,由主持人口头提示或通过大屏幕文字提示

(4)在活动手册或电子导览中标注哪些环节使用了AI技术。将AI元素当作活动的科技亮点来宣传,反而能提升活动的科技感和创新性!


Q4:节日庆典活动中使用AI生成的烟花秀和灯光秀设计,需要如何标识

答:大型公共活动中的AI应用是重点监管对象!

🔎具体建议:

(1)在活动宣传材料中明确标注 "AI设计" ;

(2)在活动现场大屏幕或投影上在秀开始前显示 "本次表演由AI辅助设计" ;

(3)在官方直播和回放视频中添加AI标识水印;

(4)如果有活动解说,在解说词中自然融入AI技术应用的介绍。对于这类大型公共活动,建议提前与当地文化部门沟通AI应用情况,获取指导意见,避免活动当天出现问题。

微信图片_2025-09-02_151111_464.png
总结:活动中的AI合规之道


亲爱的活动营销人,AI已经成为提升活动创意和效率的重要工具,但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合规意识不可或缺。活动因其公开性、互动性和影响力,对AI应用的合规要求可能更为严格。

与其将AI监管视为束缚,不如将其转化为创意的一部分。将AI标识融入活动设计,主动展示AI应用的透明度,甚至可以将 "AI赋能" 作为活动的亮点和卖点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AI可以为活动带来更多可能性和惊喜。

记住,一个成功的活动不仅在于创意和执行,也在于风险把控和合规意识。让我们的活动既能 "惊艳全场" ,又能 "合规无忧" ,才是真正的活动策划专业素养!


参考资料:
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2.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来源:HIMICEAI


深圳市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

联系电话:0755-82880185 、82880186

邮编:518000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圳会展中心

技术支持:TIANRUI

技术电话:400-806-5336

Copyright 2023 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212915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