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是会议,
他说那是展览,
她说我办的是赛事,
好了,现在开始都叫event--活动。
谁这么霸气?
国际标准化组织说了,都叫event活动
刚刚发生了一件事,跟做会议、展览、赛事的机构有关。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已批准设立新的活动技术委员会ISO/TC 354:Events – sustainability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活动——可持续管理及其他方面)。
这个技术委员会(TC)的秘书处设在法国标准化协会AFNOR。
AFNOR 的中文全称是法国标准化协会。它是法国的国家标准化机构。
这个技术委员会(TC)工作对象涵盖:商业展览、艺术展、会议、论坛、赛事等各类活动及其管理,与可持续相关的议题被明确作为工作重心。
与此同时,一个聚焦“活动可持续”的分委会 ISO/TC 354/SC 已同步建立。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在4月面向业界征求意见时,提交的提案就说得很清楚:新技术委员会(TC)将把目前分散在不同ISO机构下、与活动相关的标准“归拢到同一个屋檐下”,并设立可持续分委会,目的就是别光说不练,确保有人能把活儿干出来。
从“各说各话”到“统一口径”
长期以来,活动行业的术语、度量和管理要求,多个技术委员会都有涉及,互相交集,结果就出现了跨国项目、跨区域统计、供应链协同都存在“对不上口径”的问题。
新技术委员会TC的成立,目标就是把术语定义、指标口径、数据治理、健康安全、无障碍、危机管理、技术应用等关键主题系统化、国际化,减少重复与冲突,让全球行业“说同一种语言”。
可能的影响
对会展业的直接影响可能有三点:
比如,欧洲人、美国人都讲展览的面积,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净展览面积,而俺们这边都是租赁面积。
那现在,像观众/买家如何定义、净展出面积、展台类型、参会人数统计方法等,有望统一,一个标准,方便对标。
活动的可持续,现在也是各说各的,老外特喜欢的多元化,在我们这里就不讨论。
那等到新标准出来了,遗产(legacy)、包容与多元、无障碍、人权等指标,在中国能被接受吗?好像有点儿悬。
这个很重要!
提案明确涵盖数据管理与隐私、健康/安全/安保、危机管理、混合会展/赛事的服务与流程等,这些确实是大家关心的。
谁在牵头,谁在深度参与?
秘书处由AFNOR 担任,体现了法国在国际标准化的组织力;从正式范围描述可见,ISO 已将“活动”视为独立于旅游的横跨多业态领域。
国际行业组织如UFI世界展览业协会、AIPC国际会议中心协会、ICCA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JMIC国际会议业联合理事会等是长期联络对象。
换言之,行业话语权有望更直接进入ISO技术层面。
没有咱中国的。可惜!
可能会有哪些标准?
可能的标准版图会是什么样子呢?
从提案与已公开的信息看,以下方向应该是ISO这个技术委员会TC重点工作方向
• 术语与度量
可能:更新/迁移现有展会统计与术语标准;统一“商业活动/会议/展览/赛事”等定义与测量方法)。
• 可持续管理体系与报告
包括上面提到的遗产、DEI多元化、无障碍、人权、减碳和碳排放。
• 危机管理与健康安全
包含:突发事件应对框架、感染防控应急预案、人员与设施的安全。
• 数据与隐私
活动数据的采集、所有权、使用与处置的边界与流程;跨境合规。
• 混合与数字化
混合会展(线下+线上,虽然很多会展服务公司对于线上会议不情愿,但应是大势所趋)服务指南、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与可用性。
大概率这意味着:从招展/招商到活动主办、运营全流程,从场馆技术规程到活动后评估报告,“国际统一口径”马上会对齐,而且这些与保险、合规、ESG可以较好联动。
我们可以做什么?
似乎不多,至少到今天没听说中国的哪个机构受邀参与。
因此,也就没有给会展人的行动清单。
如果谁知道这方面的进展,欢迎联系会展BEN。
来源:会展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