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殡葬展为何“见不得光”?
殡葬主题店竟开进北京三里屯了?
还有殡葬买手店?
年轻人很想为心爱的宠物举办一个葬礼,
看上去,殡葬展是个不错的生意,
未来中国会有更多殡葬主题展会吗?
听说,日本、美国的殡葬展很火?
当会展中心宁可空着,也不愿承接殡葬展,仅仅是“晦气”两个字吗?
当年轻人开始为宠物办葬礼、中年人逛“天堂超市”时,殡葬业的边界越来越宽。
一边是展馆方的敬而远之,一边是市场的暗流涌动,该如何看待这个“特殊”题材?
殡葬主题门店开到了北京三里屯?
北京三里屯,年轻人最爱去的地方,那儿啥都有,时尚就在三里屯。
就在很多人对死亡这两个字唯恐避之不及时,一个名为「归丛」的品牌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
2025年6月,它将中国首家殡葬主题门店,直接开在了北京潮流地标——三里屯。
图片来自网络视频。
这引起了很多热议,很多人去打卡。
原来,可以在时尚高地——北京三里屯可以这么讨论死亡。
这家店不像传统寿衣店那样阴森、沉重,反而被设计成一个两层的“生活小站”,明亮、温暖,充满艺术感。
不过,门店的外立面设计风格仍然选用了丧葬行业标志性的黑白双色,但纸艺装置变身为风铃装饰,在室外绿植的映衬下,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氛围。
图片来自“归丛”小红书账号。
「归丛」的核心理念是“用美与温度予逝者以释然,予生者以慰藉”。
它将殡葬这个沉重的话题,用一种现代、温和且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带入公共生活场景。
门店一层设置了“天堂邮局”和“天堂超市”,人们可以给逝去的亲人写信,并通过一个“燃信筒”投递,也可以像逛超市一样为逝者选购一些“日用品”。
二楼则展示其原创的灵盒、联名款验衣等产品,并提供告别仪式策划等服务。
这个门店对做会展的和从事殡葬行业的人来说,有一定的启发。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证明了市场需求的真实存在,以及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场景设计,可以打破传统禁忌。
当殡葬服务能以一种美学和情感体验的方式呈现时,它就不再是“晦气”的代名词,而是一种新的文化消费。
在昆明,有一家名为「泽禄敬物」的店铺,是一家殡葬买手店。
还有一家殡葬买手店,名字叫「再见你好事务所」。
“见不得光”的殡葬展
对于会展中心来说,殡葬展绝对是一个“烫手山芋”。
几乎所有的场馆都对其避之不及,理由出奇地一致:晦气,不吉利。
这种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忌讳,让殡葬展在中国的生存空间变得很小。
场馆方宁愿档期闲置,也不愿冒着“影响风水”的风险承接这类展览,生怕影响了后续其他展会的“彩头” 。
这种文化阻力直接导致了殡葬展在中国的尴尬处境——数量稀少、规模有限,即使承接了殡葬展,会展场馆也不愿意发消息。
名字既然不能叫殡葬展,那就用”福祉展”、“生命文化展”等相对温和的名义,福祉展中也有殡葬板块。
以下是2024年与殡葬展题材相关的部分展会:
· 亚洲殡仪及墓园博览暨会议(AFE):
2024年5月7-9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行业盛会,展出面积约6,000平方米,主要面向专业观众。
· 第七届华誉东方中国(西安)国际殡仪文化展览会:
2024年4月26-28日在西安举办。
· 长三角(杭州)殡葬科技产业博览会:
计划于2024年11月8-10日在杭州举办。
· 华中国际殡仪文化及殡葬用品博览会:
计划于2024年11月22-24日在长沙召开。
· 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
2024年11月28-30日,北京,殡葬内容并非主角。
· 2025中国生命文化殡葬产业博览会
2025年6月20-22日,深圳。
这些展会规模有限,网络报道也不多。
不难看出,这些展会虽然存在,但与主流的工业、消费类大展相比,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举办城市的级别上,都显得相当“边缘化”。这种“见不得光”的现状,正是中国殡葬展面临的最真实写照。
看看日本与美国的殡葬展
殡葬展在日本和美国早已是成熟的商业活动。这些展会内容丰富,跟那儿的人对死亡的看法高度相关。
日本《入殓师》电影,不错的,推荐。
日本的代表性展会是ENDEX(国际殡葬及墓地展览会)。
据报道,ENDEX每年吸引超过250家企业参展和约1.6万名专业人士参观。
展会内容五花八门,除了传统的棺木、祭坛,还有高科技的机器人诵经、将骨灰送入太空的“宇宙葬”,甚至还有为宠物准备的移动火化车。
展会同期还会举办“最美僧侣”评选、入验师技能大赛等活动,氛围更像一个产业嘉年华。
在美国,由美国殡仪协会(NFDA)主办的NFDA年会暨博览会(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 Expo)是全球最受关注的殡葬行业盛会。
2025美国殡仪协会年会暨展览会将于10月26-29日在芝加哥McCormick Place会议中心举办。
2024年NFDA年会暨展会的参会人数超过5100名,其中包括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418名国际代表。展商364家。
这个展会是美国典型的协会办展模式,主要板块是大会+展览。
参会、观展都是要收费的。今年的大会由2个主题演讲和30多个分论坛。
参会和观展,会员价795美元。
如果只是观展,门票会员价240美金。
好玩的是,美国殡仪协会年会暨展览会每年都有一个评奖:殡仪服务创新奖。
中国的殡葬展,何时被主流会展中心接受?
观念的冰山正在一点点融化,不过真的很慢很慢。
上面提到的「归丛」在北京三里屯开出专题门店,云南昆明的殡葬买手店等,新品牌正试图用现代商业语言重塑殡葬服务的形象。
新一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对死亡话题态度的转变。
他们不再视其为绝对禁忌,反而追求个性化、有尊严的告别方式,甚至愿意为心爱的宠物举办一场体面的葬礼。这种自下而上的变化,对殡葬展提出了新需求。
日本电影《入殓师》。
那么,会展中心会改变态度吗?
不会。
未来是否会出现更多殡葬主题展会?
答案是:不会。
或许会出现一些新的殡葬题材展会,但可能仍局限在小众和专业圈层。
殡葬展更多还是以专业化、细分化、结合福祉、生命文化的形式出现,选择较为开放的会展场地举办。
也许,殡葬展,是个被“嫌弃”的蓝海?
殡葬展,或许正站在一个转折点上。
来源:会展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