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作者Julius Solaris,内容根据他通过EDM发送的一篇名为The unprecedented uncertainty of the second half of 2025的文章进行编译。尽管Julius Solaris的评论是欧美会展业的隐忧,但是对国内从业者也有一定的参考和警示意义。
表面繁荣下的深层担忧
会展行业正在经历疫情后的又一个增长年,这种增长态势已经持续了几年。然而,在这看似乐观的增长数字背后,行业正面临着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运营环境。多项数据指标显示,这种增长势头可能即将停滞,或至少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尽管关税可能并非我们的受众最初预期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成本压力的担忧是真实存在,并已开始在多项基础指标中显现出来。当前,我们在成本问题上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由活动主办方承担,要么将成本转嫁给参会者。然而,我们目前的运营利润率已经非常低,几乎不存在缓冲空间。

"娱乐通胀"现象的警示信号
更令人担忧的是,参会者对高昂票价的接受度正在下降。在消费领域,我们已经看到了明显的信号:著名的火人节(Burning Man)历史上首次出现门票未售罄的情况。非商业类活动正在经历“娱乐通胀”(funflation)时刻——演唱会和体育赛事的票价涨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拉斯维加斯报告的游客数量较去年有所下降,这一降幅并未被会议活动流量的增长所抵消。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商业需求通常滞后于消费需求,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数据的矛盾与现实的复杂性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行业当前的数据表现。英富曼集团(Informa)此前公布了破纪录的上半年业绩,许多贸易展览和会议活动也在报告历史最佳表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关键问题:“娱乐通胀”趋势是否会开始渗透到商业活动领域?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能将面临一系列全新的挑战。每人每年能够参加的线下商业活动数量是有限的,而这个数字似乎正在缩减。考虑到许多场馆的预订已经提前5-6年确定,2026年对许多活动而言可能将是极其严峻的一年。
战略应对:四大核心策略
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活动组织者需要采取主动策略来确保自己活动的成功:
1. 规模化战略:要么做大,要么做精
现在是成为细分领域或行业内必参加活动的关键时刻。如果无法实现这一目标,那么考虑缩小规模,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致的体验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专注于打造独特价值比追求规模扩张更为重要。
2. 活动重新设计:差异化体验成为关键
在2022-2025年期间,我们基本上接受了任何可用的资源和形式。但2026年将是关于独特、差异化体验的竞争。传统的“知名主题演讲+分组讨论”模式虽然不会在反馈表中得到负面评价,但它将严重影响注册数量。活动需要重新思考其价值主张和体验设计。
3. 赞助权益整合:从依赖到自主
自主举办的活动在2025年正在兴起。如果你经营自己的会议或贸易展览,却在赞助收入上出现流失,那么接管赞助商激活活动和配套活动的控制权将为你提供更多的盈利空间和操作灵活性(简单说就是贸易展需要从挖掘专业会议谋增长)。
4. 品牌建设:弥补传统短板
会展活动在品牌建设方面传统上表现较弱。它们在社交媒体上维护品牌形象的能力不足,在活动现场注入品牌元素的努力也相当有限。然而,拥有强势品牌的活动将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品牌不仅是营销工具,更是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产。
结语:明智选择的重要性
受当前地缘政治及经济环境不稳定的影响,每一个决策都可能给未来带来重要变化。会展行业正站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表面上的增长数据可能掩盖了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娱乐通胀”现象从消费领域向商业领域的潜在蔓延,成本压力的持续增加,以及参会者行为模式的改变,都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运营模式。
成功的活动组织者不会被短期的增长数据所迷惑,而是去主动适应这种新的市场现实。通过规模化战略、差异化体验设计、赞助权益整合和品牌建设,他们将能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不仅生存下来,更能蓬勃发展。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做出明智的选择不仅仅是建议,更是生存的必然要求。